大明英华

空谷流韵

首页 >> 大明英华 >> 大明英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艳海风波 后宫春春色 诡秘之主 重回1982小渔村 反派:对付主角从他漂亮妈妈开始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生死帝尊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说好考古,你这漫画都成真了? 四合院里的悠哉日子 
大明英华 空谷流韵 - 大明英华全文阅读 - 大明英华txt下载 - 大明英华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三十六章 我要绣她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马祥麟带着队伍,离开松江府没几日,吴知府就回来了,着人将构陷董其昌父子的书吏翁元升,送往应天府。

一个月后,南京督察院右副督御史王应麟,派员来到松江,宣布了朝廷的态度,将“民抄董宅”,改为“士抄董宅”,说是翁元升、范昶等人,身为读书人,因妒生恨,抓住小小事端,颠倒黑白,乘机煽动,操纵乡民,险些酿成震动东南士林的大祸。

范昶无端病死,不予追究。

翁元升杖革。

吴知府被罚俸,继而因年迈致仕,回镇江修他的养老园子去也。

同知和通判则被平调去了邻州。

这样的结果,令松江城的士绅名流们看在眼中,明在心里。

都说圣上宠三皇子宠了几十年,甚至不惜为了立储之事与众多臣子为敌,但太子的老师在家乡受了委屈,京中也是会有大动静的。

可见,京师之中,朝堂之上,太子和福王,并没有哪一边已占了绝对优势。

而经此一役,黄尊素很快得到了松江官绅群体的认可。

官绅官绅,先官后绅,他们的儒雅潇洒是皮子,里子,全是精研官场脉络那一套。

他们在例行的交际应酬中,对黄尊素达成了一致评价:这个初来乍到的新科进士,学问如何,不重要,是否会听讼断狱,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大户人家的宅子被气势汹汹的村野蛮夫和街巷青皮围困时,黄老爷立刻去搬来了救兵,还是穿飞鱼服的精兵强将呢。

可见,刚刚穿上蓝袍子的黄老爷,是能为官绅出头的,更是在朝廷里有人的。

待得京中另有邸报传来,买通土匪绑架黄尊素的沈巡抚亦被革职查办时,连苏州知府都派了通判到松江来,叮嘱松江务必好生护卫黄尊素一家的安妥。

于是,当黄尊素的妻儿从余姚来到松江时,松江给他们换了毗邻衙门的宅院,上门道贺送礼的士绅们,也是络绎不绝。

韩家自然也在其中。

但二老爷韩仲文的行事章法,甚至比受了黄尊素大恩的董家,更细腻。

旁人打听来黄尊素颇懂丹青之技,纷纷送上或沈周或唐寅的画。

韩仲文送的,则是夏圭的《烟岫林居图》。

夏圭乃南宋画院的画师,与马远齐名。

黄尊素一看此乃宋画,岂是晚近的吴门画派能比,连连说不敢受此大礼。

韩仲文满面笃诚地解释,自己与妻子视侄女韩希孟为掌上明珠,黄尊素于危境中替韩希孟阻击恶匪的白刃,自己若不感念此恩,如何对得起黄土之下的兄嫂。

这一提故去的人,逝者为大,黄尊素便不好再推辞了。

韩仲文又捎带松泛之意地提到,自家祖上,毕竟是随康王南渡到杭州的,南宋名臣韩侂胄令韩家再达鼎盛,常得宫里头赏赐,故而族中存有宋画真迹,比苏松一带的富庶人家要容易些,来自浙江的黄大人定是明白的,千万不要觉得此礼太重。

韩仲文送画到黄宅时,命郑海珠也跟着。

郑海珠在一旁听着韩老爷的措辞,心里啧啧赞叹。

到底是书香世家,对于文人有关艺术品的鄙视链了如指掌,又是个生意人,精得很,说出来的话,一面是与对方拉近了距离,一面也是亮了自己的底气。

前几日,松江的新知府庄毓庆到任时,在仕宦们的接风宴上,黄尊素向庄府台提到,韩家有个姓郑的侍女,来自漳州,为朝廷平匪有功。

同样是福建籍的庄府台,于是特地与韩仲文承诺,府中会有嘉赏。

故而,韩仲文来拜访黄尊素时,也带着郑海珠。

一则是让她叩谢黄大人帮她在府台跟前美言,二则是让她代韩希孟与黄家妻儿照个面、寒暄几句,看看母子的身形与装扮,准备胭脂水粉和锦缎罗衣时好有个数。再来送一回专门给黄家后宅的礼,如此,两家的女眷便能走动起来了。

……

郑海珠回到韩府,告诉韩希孟,黄尊素的妻子姚氏,约莫二十五六岁,娴静寡言。乍一看去,从妆容钗环,再到衣着鞋履,都透着素净清幽之意,仿佛淡月梅花。

然而再细瞧,姚氏手里手外的器物,却是精细中带着艳丽之色。

比如姚氏摇着的一把团扇,上面就是绚烂的海棠花,云霞似的。

再比如那妆奁盒子上盖着的绸帕子,亦是斑斓赛过春色满园。

韩希孟听了,抿嘴笑起来。

她一时露了闺中女儿爱猜别家风月的性子,对郑海珠道:“想来本是个活泼泼的妇人,生生被刚严古板的黄老爷,带得冷气了。”

又略略思忖,便与郑海珠排出了几件能送给女眷的绣品,加上两个肚兜,分别给黄家的长子,以及刚出生的次子。

黄家的长子,可不就是黄宗羲。

郑海珠今日在黄府看到才六岁的小童子黄宗羲,联想到后世中学教科书插图里那个一脸苦大仇深的老夫子,当时已颇觉有趣。

此刻一听吩咐,竟是要给鼎鼎大名的明末思想家绣个童年时穿的肚兜,愈发忍俊不禁。

但到底憋住了笑,去看韩希孟放在绣架边的一幅新画。

乃是时人临摹唐寅的画《蜀伎》,与郑海珠带回的倭国浮世绘并排摆着。

韩希孟拿着绣线盒子走过来,对郑海珠道:“阿珠你看,倭国画里这女子,和唐子畏所画之人,是不是又像又不像?”

唐寅的《蜀伎》,描画的是五代前蜀国主王衍宫里的歌伎,实际却是代表了明代江南地区对于女子普遍的审美标准。

作为后世来人,站在能够通观艺术史的优势地位,郑海珠自然很容易就能发现,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的明代江南六府。

即使如唐寅这样仍有文人底色的画家,笔下的女性,其实已经具有很强烈的烟火气,符合新型俗世的趣味。这一点,与日本同时代开始出现的浮世绘画风,当然有共通之处。

于是,郑海珠克制地表达道:“小姐,是有点像,你看这两个蜀伎,嘴角的笑,眼波的媚,都是活灵灵的,倭国画里那个穿得花团锦簇的丽人,也是一样。”

韩希孟点头:“但细品,又是各有不同的。唐子畏所画的妇人,到底出自文士笔下,又是待诏宫中,身姿总还收着,倭国的妇人,却多几分招摇轻佻,想来是出自十里秦淮那般香艳之处,倒也真切可爱。”

韩希孟如此直率的点评,着实让郑海珠有些吃惊。

当初,韩希孟对于倭患能不看表象地予以解说,已经够令郑海珠这个现代人对她刮目相看了。

今日更没想到,她一个还未出阁的大家闺秀,对于青楼女子并无唾弃之辞,反倒盖章“真切可爱”四个字。

郑海珠忙作出唬了一跳的样子,回头看看门外洒扫的婆子丫鬟们,轻声提醒道:“小姐,莫说了!”

韩希孟却斜瞥她一眼,不以为然道:“怎了?唐人的诗,写了多少酒肆胡姬?宋人的词,写了多少青楼歌妓?身有功名、官里官气的男子,都能光明正大地品评风月场所的佳丽,我们女子反倒提都不能提了?”

她饮一口茶,又道:“况且,那些男子看她们,上品者因为情,下品者因为欲。而我看她们,是在欣赏天造地化之美妙,江湖淬炼之绰约,是瞧出了她们没有病气的千般生机,难道不比那些文士骚客更上品?我呀,不但要评她们,还要绣她们!”

郑海珠心里给此世这位女主人点了个大大的赞。

与那些靠着父兄或者丈夫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将艰辛谋生的底层女子视作下贱不洁的奶奶小姐们比起来,韩希孟才称得上真名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诡秘之主 玄鉴仙族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春满香夏 福艳之都市后宫 从栽下菩提树开始成神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1955重生回到从前 名门艳旅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快穿之拯救深情男配 让你当检察官,你成南韩总统了? 绝世剑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我的26岁女房客 共梦后,佛子他动凡心了 参加密逃后,佛系大佬她翻红了 民间风水师笔记 混沌天帝诀 
经典收藏御女天下 魔艳武林后宫传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好色小姨 封神夺艳记 都市花语 江湖有鱼 官场之绝对权力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wtw1974 年代1959,开局被堂哥敲闷棍 我的生活有旁白 七零养子下乡赶山,全家逆袭暴富 山村大文豪 1955重生回到从前 美利坚1982 四合院:诸天人生 两界搬运还不够?女神你都上手了 成为领主的我被迫种田 华娱2004 
最近更新日暮乡关之故土难离 玉阶血 被丢进荒山后,她成了山神 八零小木匠随军 皇上他年纪轻轻,竟然! 断亲后,我带全村悠哉度荒年 佟贵妃只想修仙 王府里来了个捡破烂的崽崽 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 野欲诱吻 大小姐她一心只想上位 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 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 女配她过分美貌 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 我死后第五年,疯批皇帝还在招魂 渣男兼祧吃绝户?改嫁皇叔他急了 炽吻失氧 嘘,京兆府来了位女杀神 桃花劫 
大明英华 空谷流韵 - 大明英华txt下载 - 大明英华最新章节 - 大明英华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