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妮妮

静静的妮妮

首页 >> 静静的妮妮 >> 静静的妮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艳海风波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大周 重回1982小渔村 反派:对付主角从他漂亮妈妈开始 危宫惊梦 生死帝尊 神级强者在都市 放下心中女神选择占有欲超强青梅 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静静的妮妮 静静的妮妮 - 静静的妮妮全文阅读 - 静静的妮妮txt下载 - 静静的妮妮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1章 “更好的”在等 (上):晨雾漫过旧石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晨雾漫过院角的旧石阶时,妮妮正蹲在茉莉花盆前,指尖轻轻拂过叶片上的露珠。那露珠是昨夜星辰遗落的吻,滚落在她的手背上,带着一丝沁凉的痒——像春蚕初醒时轻触桑叶的软,又像月光揉碎后撒在肌肤上的碎银,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微光。那光不刺眼,却足够明亮,像藏在雾里的星子,轻轻挠着人的心房,让人忍不住屏住呼吸,怕惊扰了这份晨雾独有的温柔。

她抬眼望着石阶上蔓延的青苔,深绿与浅绿交织着,像岁月用最细腻的针脚织就的绒毯。每一丝纹路里都藏着无数个清晨的故事:有她五岁时踩着石阶跳格子的笑声,木屐敲在青石板上的“哒哒”声还似在耳畔回响;有母亲晾衣时将竹竿斜倚在石阶上的身影,衣摆扫过青苔的轻响仍留在风里打转;还有祖父晚年坐在石阶上抽烟的模样,烟袋锅子磕在石板上的“笃笃”声,成了时光里最沉稳的背景音。青苔缝隙里偶尔嵌着几片干枯的茉莉花瓣,是去年夏天落下的,虽没了往日的洁白,却仍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香,像在诉说着旧年的芬芳。

忽然想起昨夜读的晏几道词句:“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此刻虽无楼台高锁的寂寥,却也有这般“雾失石阶”的朦胧意趣。雾是软的,像刚揉好的,裹着茉莉的清香漫过来,沾在发梢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像给乌黑的发丝缀了层细碎的珍珠,抬手一碰,便顺着发梢滚落,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圈湿痕。雾是静的,连院外老槐树上的鸟鸣都被滤得轻柔,只剩下若有若无的呢喃,像是大地还没睡醒时的呓语,又像是青苔与石阶在低声诉说着经年的往事。

这石阶是祖父当年亲手砌的,距今已有三十余年。每一块青石板都取自后山的岩石,祖父用錾子一点点凿平,再用麻绳捆着,扛回家铺在院里。石板上还留着祖父凿刻的浅痕,是他怕家人雨天滑倒特意做的防滑纹——那些纹路如今被青苔半掩,却依旧能摸到岁月的粗糙与温柔。最右边的那块石板上,还留着一个小小的凹痕,是妮妮小时候不小心摔到时,膝盖磕出的印子,如今想来,当时的疼早已忘了,只记得祖父急忙跑过来,用粗糙的手掌揉着她的膝盖,嘴里念叨着“我的乖孙,不疼不疼”。

妮妮小时候总爱踩着石阶跳上跳下,把石阶当作“秘密城堡”的城墙,把自己想象成守护城堡的小公主。她会用彩色石子在石板上画歪歪扭扭的太阳,线条笨拙却格外认真——红色的石子画太阳的轮廓,黄色的石子涂太阳的光芒,当时她固执地觉得,只要画出太阳,日子就会永远温暖明亮,不会有阴雨天,不会有烦心事。如今再看那道浅痕,太阳的轮廓已有些模糊,被青苔覆上了一层淡绿,却依旧能让她想起儿时那份天真的笃定——原来有些关于“美好”的期待,从一开始就藏在心底,像种子落在泥土里,等着某天发芽。

“妮妮,来吃早饭啦!”母亲的声音从厨房传来,裹着米粥的清香,像一缕刚冲破雾霭的暖阳,穿透了晨雾的薄纱,落在妮妮的耳尖上。那声音里带着刚睡醒的微哑,却满是熨帖的暖意,让她想起小时候母亲哄她起床时,贴在耳边的轻声细语——连带着厨房飘来的烟火气,都成了最安心的召唤。

妮妮应了一声,起身时不小心碰倒了旁边的小竹篮。篮子是父亲去年冬天编的,竹条选自后山的毛竹,劈开后用砂纸细细打磨过,边缘光滑无刺,竹身上还留着淡淡的竹香,像藏着一整个冬天的清冽。里面的绣线哗啦啦散落在石阶上——淡粉的像春日枝头刚绽的桃花瓣,带着初开的娇嫩;浅蓝的像雨后初晴的天空,透着干净的澄澈;米白的像寒冬初落的细雪,裹着素净的温柔;还有几缕鹅黄的、浅紫的,与青苔的绿相映,像给灰扑扑的石阶缀上了一捧彩色的星子,瞬间让沉寂的晨雾有了鲜活的色彩。

她弯腰去捡,指尖触到一根淡紫色的丝线,丝线上还沾着点茉莉的香气——许是昨夜收线时不小心蹭到了花瓣,那香气淡得像一阵风,却足够让人想起院角那株茉莉的模样。忽然想起去年镇上绣品铺的老板娘说过的话:“好的丝线,要配得上心里的盼头,才能绣出最亮的花。就像好的日子,要装着向上的念想,才会过得有滋味。”当时她似懂非懂,只觉得老板娘的话像诗,如今握着这根丝线,指尖触到丝线里的光泽,忽然明白,那些藏在心里的期待,就像丝线里的光,需要用心打磨,才能在岁月里绽放光彩。

走进厨房时,米粥的香气已经漫了满室,像一张温柔的网,把整个屋子都罩在里面。厨房是老式的土坯房,墙壁上还留着经年的烟火痕迹,却被母亲擦得干干净净。灶台是祖父传下来的青砖灶,灶台上摆着母亲用了十几年的老砂锅——锅底已经积了一层淡淡的包浆,像被时光温柔地抚摸过,却依旧保温耐用,熬出的粥总比别的锅更香甜。

母亲正站在灶台旁,把腌好的咸菜切成细丝。咸菜是去年秋天腌的,用的是自家种的芥菜,霜降后才收割,那时的芥菜最嫩,带着清冽的甘香。洗净后撒上粗盐,一层菜一层盐码在陶罐里,密封三个月,开罐时满是咸香,配粥最是爽口。母亲的刀工很好,切出的咸菜丝细得像发丝,均匀地落在白瓷碗里,发出“簌簌”的轻响。

菜刀落在白瓷碗里,发出“笃笃”的轻响,不快不慢,像在敲打着时光的节拍,与灶台上砂锅“咕嘟咕嘟”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成了清晨最治愈的“烟火序曲”。母亲穿着素色的粗布围裙,围裙角上绣着一朵小小的茉莉,是妮妮去年闲时绣的——针脚不算精致,花瓣的边缘还有点歪,却带着满满的心意。此刻在晨光里,那朵茉莉仿佛也跟着有了香气,与米粥的甜香、咸菜的咸香混在一起,成了家的味道。

“今天的粥里加了红枣,你上次说总觉得粥太淡,没什么味道。”母亲说着,拿起灶台上的白瓷碗——碗沿上有一道细小的裂痕,是妮妮小时候不小心摔的,母亲舍不得扔,一直用到现在。她用木勺舀了一碗冒着热气的粥,端到妮妮面前,红枣的甜香混着米香,扑面而来。那香气不是浓郁的甜腻,而是淡淡的、绵长的甜,像母亲的温柔,润物细无声。“这红枣是我从镇上老王家买的,新晒的,肉厚核小,你尝尝,比去年的甜。”

妮妮接过碗,指尖碰到温热的瓷壁,暖意顺着指尖慢慢漫到心里,像揣了个小小的暖炉。她低头看着碗里的粥,米白色的粥汤里浮着几颗饱满的红枣,枣皮被熬得微微绽开,露出里面软糯的果肉,像藏在云朵里的蜜。舀了一勺粥送进嘴里,红枣的甜润在舌尖散开,带着阳光的味道——那是晒枣时,阳光一点点钻进果肉里留下的痕迹,是时光沉淀的甜。米粒熬得软烂,入口即化,连粥汤都带着淡淡的米香,喝下去胃里暖暖的,舒服得让人想叹气。

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总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她:过年的糖果会藏在她的枕头下,让她睡醒就能摸到甜;新做的棉袄会先给她试穿,看着她裹得像个小团子才放心;连院子里最先开的茉莉,都会摘下来插在她的发间,说“咱们妮妮戴花最好看”。那时候她坐在小板凳上,看着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灶火映着母亲的脸,温暖又明亮,她觉得这样的日子会一直延续,像院中的石阶一样,永远不变,永远安稳。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心里开始揣着点不一样的盼头。不是不满现在的生活——母亲的粥依旧香甜,茉莉依旧清雅,石阶依旧安稳——而是总觉得,前面该有更亮的光在等,像黑夜里看到的远处的灯,明明灭灭,却让人忍不住想朝着那个方向走。

那盼头第一次清晰起来,是在去年秋天。当时她跟着父亲去镇上卖粮,粮车轱辘碾过石板路,发出“吱呀”的声响,像在哼着一首老旧的歌。路过一家新开的绣品铺时,她忍不住停下了脚步——铺子里挂着一幅绣好的《春江晚景》,那是她第一次见那么好看的绣品。

碧绿的江水泛着微波,绣娘用深浅不一的绿线,从墨绿到浅绿,一点点过渡,让江水看起来像真的在流动,连阳光洒在水面上的光斑都用金线细细绣出,闪着细碎的光;远处的白帆在雾里若隐若现,用的是半透明的纱线,透着朦胧的美,仿佛风一吹就能扬起,载着希望驶向远方;江边的桃花开得正好,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从深粉到浅粉,像晕开的胭脂,连花瓣上的纹路都用细如发丝的金线绣了出来,仿佛风一吹就能落下,落在掌心,还带着江水的湿润。

她站在铺子前看了很久,直到父亲喊了她三遍,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那天晚上,她做了个甜甜的梦,梦见自己也绣出了这样的《春江晚景》——画里的江水会流,桃花会笑,连风都带着江水的湿润,轻轻吹在脸上。醒来时,枕边还似留着梦里的花香,她摸了摸放在床头的绣针,那根针是母亲给她的,已经用了好几年,针尖依旧锋利,却带着她的温度。那一刻,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她想绣出这样的作品,想让自己的绣活,也能像那幅《春江晚景》一样,让人驻足,让人觉得美好。

“在想什么呢?粥都要凉了。”母亲的声音拉回了她的思绪。妮妮抬起头,看见母亲正看着她,眼里带着温柔的笑意,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晨光,像藏了细碎的星星。母亲的头发里已经有了几根银丝,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却依旧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木簪挽着——那木簪是父亲年轻时给母亲做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虽不精致,却配着母亲走过了十几年的时光,透着朴素的清雅。

“娘,我在想,镇上绣品铺的那幅《春江晚景》,要是我也能绣出来就好了。”妮妮小声说,手指不自觉地捏着衣角,语气里带着点不确定。她知道自己的绣活还不够好,针脚有时会歪,像没长直的小草;配色也不如铺子里的绣品讲究,人家用的丝线又细又亮,是江南产的桑蚕丝,绣出来的图案透着灵气;而自己用的还是镇上杂货铺买的粗线,颜色也不够鲜亮,有时还会掉色,绣出来的花总觉得少了点神韵。

母亲放下手里的菜刀,走过来坐在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母亲的手掌带着常年做家务的温度,粗糙却格外温暖,掌心的老茧蹭过她的手背,像在传递着某种力量。“傻孩子,有盼头是好的呀。”母亲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笃定,“娘年轻的时候,也盼着能有一件新棉袄——那时候家里穷,一件棉袄要穿好几年,补丁摞着补丁。后来盼着你爹能早点从外地回来,他在外打工,一年才回一次家,每次盼着他回来,日子都觉得有奔头。再后来,就盼着你能平平安安长大,看着你从牙牙学语的小娃娃,长成现在这么大的姑娘,娘心里比什么都甜。”

母亲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红枣,递给妮妮一颗:“那些盼头就像天上的星星,虽然小,却能照亮日子,让你觉得日子有奔头。你想绣《春江晚景》,就慢慢学,日子还长着呢,只要朝着那个方向走,总会越来越好的。就像这红枣,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晒干,要等好几个月,哪能一下子就甜呢?”

母亲的话像一股暖流,淌进妮妮的心里,让她想起石阶旁的茉莉——去年冬天特别冷,下了好几场雪,雪落在茉莉的枝桠上,像给它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开春后,雪化了,茉莉的枝叶都冻枯了,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里摇晃,看起来毫无生气。她以为它活不过来了,还偷偷哭了一场,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盖在花盆上,希望能给它一点温暖。

可没过多久,一场春雨落下,淅淅沥沥的雨丝滋润着泥土,茉莉竟冒出了嫩绿的新芽——芽尖带着淡淡的鹅黄,像初生的希望,一点点舒展。到了夏天,更是开得比往年更盛,洁白的花瓣层层叠叠,像雪花落在枝头,香气也更浓了,连院外的路人都忍不住驻足,问这茉莉是怎么养的。

原来盼头,就是在看似无望的时候,依旧相信“更好的”会来,像茉莉相信春天会来,像种子相信泥土会给它力量,像她相信只要努力,就能绣出自己想要的作品。

吃过早饭,妮妮搬了小凳坐在窗边。窗户是雕花木的,上面刻着简单的缠枝莲纹,花纹里还留着当年祖父雕刻时的刀痕——祖父的手很巧,不仅会砌石阶,还会雕刻,这扇窗户就是他亲手做的,陪着这个家走过了二十多年。阳光透过窗棂的缝隙洒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的金粉,随着风的流动轻轻晃动,落在书页上,落在绣篮上,落在她的指尖。

她拿起那根淡紫色的丝线,放在阳光下看——丝线泛着淡淡的光泽,像将紫色的晚霞纺进了线里,又像将茉莉的清香织进了丝中。这根丝线是她上个月从镇上买的,当时她在杂货铺里挑了很久,最终选了这根淡紫色,因为它像极了去年在老街上看到的紫藤花的颜色。

她要绣一幅新的帕子,帕子是素色的软绢,摸起来像云朵一样柔软,是母亲上个月去镇上赶集时特意给她买的。母亲说:“好的绣活,得配好的料子,就像好的心意,得用真诚来装。”帕子的边缘还留着淡淡的蚕丝香,是新绢特有的味道,闻着让人安心。

帕子上要绣的是紫藤花,她想把去年在镇上看到的紫藤花,都绣进这方素绢里,让春天的美好永远留在身边。去年春天,镇上的老街上有一棵百年紫藤树,树干粗得要两个人才能抱住,树皮上布满了岁月的纹路,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却透着沧桑的温柔。

花开的时候,紫色的花穗从枝头垂下来,密密麻麻,像瀑布一样,把整条街都罩在紫色的梦里。风一吹,花穗轻轻摇晃,像在跳一支温柔的舞,花瓣像雪一样落在地上,铺成一条紫色的小路——走在上面,连鞋底都沾着花香,踩在花瓣上,还会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在和春天对话。当时她和阿芷一起在花下散步,阿芷说:“妮妮,你看这紫藤花,要是能绣下来就好了,这样咱们就能把春天揣在兜里了。”如今,她想把这个愿望变成现实。

绣针在绢布上穿梭,淡紫色的丝线慢慢勾勒出花穗的形状。她格外认真,每一针都尽量走得笔直,生怕崴了影响样子。配色也反复琢磨——深紫的丝线绣花穗的底部,让花穗看起来有厚重感,像积攒了一整个冬天的力量,终于在春天绽放;浅紫的丝线绣花瓣的边缘,透着淡淡的通透,像花瓣上蒙着一层薄纱,在阳光下能看到细微的纹路;再用白色的丝线绣出细小的花蕊,花蕊要绣得细细的,像清晨沾着露水的花丝,顶端还要点上一点淡黄色的丝线,像花蕊里的蜜,这样绣出来的紫藤花,才会有层次感,像真的一样。

绣到一半时,她不小心把针脚绣歪了——一根丝线斜斜地出了界,破坏了花穗的流畅线条,像一条小路突然拐了个弯,显得格外突兀。心里有点懊恼,想把丝线拆掉重新绣,可又怕拆的时候用力过猛,把细腻的绢布弄破——这绢布很薄,稍微用力就会留下痕迹,她舍不得。

她停下手里的活,看着那根歪掉的丝线,手指轻轻拂过绢布,忽然想起母亲说过的话:“日子哪有一帆风顺的,总会有磕磕绊绊;绣活也一样,偶尔的小差错,就像路上的小石子,只要慢慢调整,总能走过去。”

她找来小剪刀,剪刀的柄是木质的,上面刻着她的名字,是父亲给她做的。她小心翼翼地把歪掉的针脚拆开,线头细细的,像蚕丝一样,拆的时候要格外小心,生怕扯断其他的丝线。拆完后,她深吸一口气,重新穿好丝线——穿针的时候,她特意把线头剪得整齐,用唾液沾湿,让丝线更容易穿过针孔。

放慢了速度,她一针一线地绣着,每一针都比之前更用心,眼睛紧紧盯着绢布,生怕再出差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绢布上,给淡紫色的紫藤花镀上了一层金边,让花瓣看起来像是在发光,连丝线的光泽都变得格外明亮,仿佛每一根丝线里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太阳,在绢布上绽放着温暖。

忽然,她听到院门外传来脚步声,还有熟悉的说话声——是阿芷!阿芷的声音像刚成熟的杏子,脆生生的,带着满满的活力,隔着院墙都能听出她的开心,像一串风铃在风中摇晃,清脆又响亮。

妮妮放下绣针,跑出去开门,门轴“吱呀”一声,像在回应这份突如其来的欢喜,带着老旧却亲切的味道。门口果然站着阿芷,她提着一个小竹篮,篮子上盖着一块蓝底白花的粗布——那布是阿芷娘亲手织的,上面的花纹是简单的雏菊,透着朴素的美。阿芷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辫子上还系着粉色的蝴蝶结,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像两只飞舞的蝴蝶。

阿芷穿着一件淡绿色的布裙,是她娘新做的,裙摆上绣着小小的雏菊,针脚虽然简单,却很整齐。她的鞋子是千层底的布鞋,鞋面上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是她自己绣的——阿芷的绣活虽然不如妮妮好,却也很用心。

“妮妮,我给你带了好东西!”阿芷说着,把竹篮递到她面前,眼睛亮晶晶的,像藏了两颗星星,里面满是期待,“你快打开看看!”

妮妮解开竹篮上的蓝布,里面是一篮子新鲜的桑葚——紫黑的桑葚透着莹润的光泽,像一颗颗小小的紫宝石,还带着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水汽,沾着细小的绒毛,看起来格外诱人。桑葚的梗上还带着嫩绿的叶子,像给紫宝石缀上了绿色的装饰。

“这是我家后院的桑葚树结的,今年结得特别多,树枝都压弯了,我娘让我给你送点过来。”阿芷笑着说,伸手拿起一颗最大的桑葚递给妮妮,桑葚的汁水差点滴下来,她急忙用手接住,“你尝尝,可甜了!我特意挑了最紫的,紫的最甜,红的还没熟,酸得很,我尝过了,酸得我牙都快掉了,你可别吃红的。”

妮妮接过桑葚,放进嘴里——甜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带着淡淡的果香,没有一点酸味,像吃了一口蜜,甜意顺着舌尖慢慢漫到心里,让整个心都变得软软的。桑葚的果肉很软,入口即化,留下满口的清香,连呼吸都带着桑葚的甜。“真甜!比去年的还甜!”妮妮笑着说,拉着阿芷走进院子,“我正在绣紫藤花,你来看,我绣得怎么样?”

阿芷跟着她走进书房,书房不大,靠墙放着一个旧书架,书架是父亲做的,上面摆着妮妮的绣品和几本书——书都是母亲年轻时读的,有《唐诗宋词选》,还有几本绣谱,封面已经有些泛黄,却被保存得很好,书页里还夹着母亲年轻时夹的花瓣,如今已经干透,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颜色。

阿芷凑到书桌前,仔细看着绢布上的紫藤花,眼睛一下子亮了,像看到了宝贝一样:“妮妮,你绣得真好!比上次绣的茉莉还好看!你看这花穗,一层一层的,像真的一样,风一吹就能动似的。还有这颜色,淡紫的真好看,像老街上的紫藤花,我都快闻到香味了!你看这花瓣的边缘,绣得真细,比我娘绣的还好!”

阿芷的夸奖让妮妮心里暖暖的,像喝了母亲煮的红枣粥,从里到外都透着甜。她之前还担心自己绣得不好,怕线条不够流畅,怕颜色不够好看,现在听阿芷这么说,忽然觉得有了信心——原来自己的努力,是能被看到的;原来朝着“更好的”方向走,真的会有收获,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也能让人开心很久。

阿芷坐在她身边的小凳上,看着她绣活,手指偶尔轻轻碰一下绢布上的紫藤花,像怕碰坏了似的,动作轻轻的,带着小心翼翼的温柔。她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拍了拍手,眼睛一亮,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妮妮,我跟你说个好消息!下个月镇上要举办绣品比赛,是绣品铺的老板娘组织的,听说好多绣娘都会去参加呢!有隔壁村的李婶,还有镇上的王绣娘,她们都绣得可好了!”

妮妮手里的绣针顿了一下,抬头看着阿芷,眼里满是好奇,连呼吸都变得轻了些——她从来没听说过绣品比赛,心里既好奇又有点紧张。

“我听我娘说,比赛的一等奖,能得到一套最好的绣线,就是江南产的那种桑蚕丝线,颜色可多了,有几十种呢!还有老板娘的亲自指点,老板娘以前在江南学过绣活,绣得可好了,能得到她的指点,以后绣活肯定能进步!”阿芷说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像个快乐的小鸟,“你要不要去参加?你绣得这么好,肯定能得奖!到时候你得了奖,就能有好的绣线,就能绣《春江晚景》了!”

妮妮听到“绣品比赛”,心里一动。她从来没参加过比赛,有点紧张,怕自己比不过那些有经验的绣娘——她们绣活多年,肯定比自己熟练;可又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自己的绣活变得更好的机会,还能看到其他绣娘的作品,学习她们的技巧,说不定还能得到老板娘的指点,离自己绣《春江晚景》的梦想更近一步。

“我……我能行吗?”妮妮小声问,语气里带着点犹豫,手指紧紧攥着手里的绣针,指节都有些发白,“还有好多人绣得比我好呢,我怕……我怕拿不到奖,还会被别人笑话,说我自不量力。”

阿芷握住她的手,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坚定,像在给她打气:“当然能行!你看你绣的紫藤花这么好看,比我见过的好多绣品都好看!肯定能得奖!就算不得奖也没关系啊,能跟其他绣娘学习,看看别人是怎么绣的,多好啊!这可是难得的机会,错过了多可惜!你要是不去,肯定会后悔的!”

阿芷的话像一剂强心针,让妮妮的心里有了底气。她看着绢布上的紫藤花,那淡紫色的花穗在阳光下闪着光,像在鼓励她;又想起母亲的话,想起石阶旁的茉莉,想起自己对《春江晚景》的向往。忽然觉得,那个“更好的”自己,那个能绣出《春江晚景》的自己,其实离自己并不远,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能朝着那个方向靠近,哪怕走得慢一点,也没关系。

夕阳西下的时候,阿芷要回家了。妮妮送她到院门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晨雾散尽的小路上。小路两旁的稻田已经开始泛黄,稻穗沉甸甸的,压弯了稻秆,风一吹,稻浪翻滚,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泛着温暖的光泽。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连云朵都带着温柔的颜色,像被打翻的胭脂盒,洒在了天上。落在地上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在诉说着不舍,又像在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见。

妮妮回到书房,拿起那根淡紫色的丝线,继续绣绢布上的紫藤花。阳光慢慢褪去,天边的晚霞也渐渐淡了,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给绢布镀上了一层银辉,让淡紫色的紫藤花多了几分朦胧的美,像在梦里绽放的花。妮妮的指尖依旧在绢布上穿梭,绣针划过绢布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沙沙”的,像春蚕在啃食桑叶,又像细雨落在青瓦上,像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盼头的故事——故事里,有清晨的雾,有母亲的粥,有阿芷的桑葚,还有一个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的自己。

她知道,这个盼头不是急功近利的渴望,不是想要一步登天的浮躁,而是像院中的石阶一样,一步一步,稳稳地朝着向上的方向走。就像茉莉要经过寒冬的考验才能开花,就像桑葚要经过日晒雨淋才能变甜,她的绣活,也需要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才能变得更好。而那些“更好的”生活,更懂自己的爱人,更亮的光,其实都藏在每一个朝着盼头努力的日子里,像晨雾后的阳光,总会在前面等她,等她一步步靠近,等她把梦想,绣进现实的绢布上,等她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夜渐渐深了,院中的茉莉在月光下轻轻绽放,洁白的花瓣透着淡淡的银光,香气漫进书房,与绢布上的紫藤花影相映,成了夜里最温柔的风景。妮妮放下绣针,伸了伸懒腰,看着绢布上渐渐成形的紫藤花——花穗已经绣了一半,淡紫色的花瓣在月光下闪着光,像真的紫藤花落在了绢布上。她嘴角露出了微笑,心里满是期待,期待着这幅帕子绣好的那天,期待着下个月的绣品比赛,期待着那个“更好的”自己。

她知道,只要心里装着盼头,朝着光的方向走,就一定能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生活。就像石阶上的青苔,只要有阳光和雨水,就能慢慢生长;就像院中的茉莉,只要有耐心和等待,就能绽放芬芳;就像她的绣活,只要有努力和坚持,就能绣出最美的风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全职法师 御女天下 星际破烂女王 诡秘之主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夜的命名术 看到凶案闪回,我成了警局团宠 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都市花缘梦 问九卿 星宿大师兄 名门艳旅 嗷呜,今天也要揪揪夫君绒绒兽耳 倚天神雕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都市偷心龙爪手 情迷苗寨 一睡成欢 黑欲青春 
经典收藏御女天下 魔艳武林后宫传 艳福不浅 好色小姨 封神夺艳记 都市花语 江湖有鱼 官场之绝对权力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wtw1974 年代1959,开局被堂哥敲闷棍 我的生活有旁白 七零养子下乡赶山,全家逆袭暴富 穿书年代:开局和系统谈条件! 都回到58年了,我还不能躺平 女神带娃上门,觉醒奶爸系统! 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 黄泉路81号秦泽 穿越大周 创造农业奇迹 
最近更新当兵:从军校毕业下基层开始! 校花知我腿控,开学第一天穿黑丝 诡极序列 混在五哈的大作家 荒野直播:我的秘境通现代 风雨寒门路 面板觉醒,我的御兽成为禁忌形态 重生79:狩猎带空间野味堆满天 穿越重生:我的货物通古今 让你培养技工,你培养出国士无双 御兽,却是山海经 重生之垂暮权倾 冷酷女总裁爱上穷屌丝 开局鬼界小透明,系统降临我无敌 九龙战神:我的枷锁是星辰 我一户外博主,怎么都叫我男妈妈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青云九转混沌诀 穿越影视之我到处签到 超脑武尊 
静静的妮妮 静静的妮妮 - 静静的妮妮txt下载 - 静静的妮妮最新章节 - 静静的妮妮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