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妮妮

静静的妮妮

首页 >> 静静的妮妮 >> 静静的妮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春满香夏 御女天下 渔港春夜 钢铁森林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三叶草 笑傲江湖之美人的天下 穿越大周 危宫惊梦 邪御天娇 
静静的妮妮 静静的妮妮 - 静静的妮妮全文阅读 - 静静的妮妮txt下载 - 静静的妮妮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1章 风衔香来,故事续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旧布包里的新花种

入夏后的第一个周末,天光透亮得像块刚洗过的蓝琉璃,连空气都带着被阳光晒暖的味道。工作室的木门被轻轻推开时,带着一身槐花香的风先闯了进来——那风是从巷口老槐树上飘来的,刚打了个滚,裹着满袖的甜,清冽里混着点阳光晒过的草木气。漫过书架时,顶层那本泛黄的《群芳谱》仿佛被惊醒,卷边的纸页轻轻颤,像在跟着风的节奏深呼吸,连夹在书里的干枯花瓣都似乎舒展了些。

老爷爷拎着他的旧布包,脚步比往常轻快些。蓝布衫的衣角沾着几片槐树叶,叶边带着点锯齿状的缺痕,想来是被风追着跑时挂住的,叶脉上还沾着点细碎的白,是没抖落的槐花,像撒了层糖霜。“早上路过巷口的老槐树,”他进门时扬了扬手里的叶子,声音里带着点孩子气的得意,眼角的皱纹都笑成了花,“满树白花飘得像雪,我就顺手捡了几片,想着给工作室添点生气。”他抬手抖了抖树叶,细碎的槐花瓣簌簌落下,落在小满刚擦过的木桌上,像撒了把碎银子,香得人心里发酥。

小满正蹲在地上给新到的花苗浇水。她手里的洒水壶是粗陶的,壶身上印着朵淡青的莲,是去年从景德镇淘来的老物件,壶嘴细细的,水流出来时像根银线,缠着花苗的根须打了个转,又轻轻漫过陶盆边缘,在青石板上洇出个小小的湿圈。听见动静,她仰起脸,阳光穿过窗棂落在她的睫毛上,像镀了层金,“张爷爷,今天不画小雏菊啦?”她望着老爷爷手里没拿画纸,反倒拎着个小小的牛皮纸包,纸包用麻绳系着,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绳结上还沾着点干泥,忍不住好奇地问。

老爷爷笑着把旧布包放在桌上。布包是藏青色的,边角磨出了毛边,像被岁月啃过的痕迹,上面缝着块补丁,补丁的花色是去年流行的小碎花,针脚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认真——显然是他自己缝的,线头都没舍得剪,垂在布包底下,像串小小的流苏。他解开布包时,动作轻得像怕惊醒了什么,枯瘦的手指捏着麻绳结,半天没敢用力,最后还是用指甲慢慢挑开的。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牛皮纸包,里面是几十粒圆滚滚的种子,浅褐色的壳上带着细细的纹路,像撒了层碎金,在光里闪闪的,仿佛每粒种子里都藏着个小小的太阳,正憋着劲儿想往外冒。

“这是去年秋天,我在老伴种小雏菊的花池里捡的种子,”他用指腹轻轻拨弄着种子,指尖带着点泥土的黄,那是清晨挖花土时沾上的,声音软乎乎的,像被温水泡过,“前几天晒了晒,晾得干干的。想着工作室的窗台空着,不如种上,等秋天开花了,满窗台都是小雏菊,白的、黄的、粉的,你们画画的时候,也能闻着香,说不定画出来的花,比我画的还好看。”他说着,拿起一粒种子放在掌心,对着光看,壳上的纹路在阳光下看得格外清,像幅缩小的地图,“你李奶奶以前总说,小雏菊最懂人心,你对它好,它就使劲开,开得热热闹闹的,让你看着就高兴。”

妮妮小姐凑过去看,鼻尖几乎要碰到种子。种子颗颗饱满,圆滚滚的像没脱壳的麦粒,她闭着眼都能想象出它们发芽的模样:先是土面裂开道小缝,嫩黄的芽尖顶着点褐壳,怯生生探出头,像刚出生的小鸟啄开蛋壳;长叶时,叶片会卷成小小的筒,慢慢舒展开,边缘带着点锯齿,像小姑娘裙摆的花边;开花时,花瓣薄得像层纱,风一吹就颤,花心是金黄的,像撒了把碎蜜,蜜蜂会绕着花盘打转转,把香带到巷口的槐树上,连路过的卖冰棍的老太太都会停下来,说句“这花真香”。

她忽然想起去年冬天,老爷爷第一次来工作室时的样子。那天雪下得紧,他裹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领口磨出了毛边,手里攥着幅画,画的是朵歪歪扭扭的小雏菊,颜料都冻成了块。他说“想给老伴画张像,她最爱小雏菊,可我手笨,总画不像”,说话时,眼神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宝贝。后来他每周都来,从握笔时手抖得像秋风里的叶,铅笔在纸上划出歪歪扭扭的线,到后来能画出带着露珠的花瓣;从总把花心涂成红色(他记混了,李奶奶种的雏菊是黄心的),到现在一笔就能勾出金黄的弧度。而如今,他从“画花”变成了“种花”,把对老伴的思念,从画纸上的线条,种进了真实的泥土里,让那些看不见的念想,有了生根发芽的地方。

“那我们现在就种吧!”小满立刻从储藏室里找来几个陶盆。是阿哲前几天从旧货市场淘来的粗陶盆,盆壁上留着手工捏制的纹路,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带着点拙朴的暖,盆底的透水孔还沾着点旧泥,想来以前也种过什么好花——或许是月季,或许是茉莉,不然怎么会留下淡淡的香。她把花盆一个个摆在窗台,阳光透过玻璃,在盆里投下四四方方的亮,像给泥土铺了层金箔。然后她蹲下身,往盆里填松软的腐殖土,土是阿哲特意从郊外挖来的,混着点碎树叶,摸上去湿乎乎的,带着点雨后的腥甜,凑近闻,还有点松针的清香。

老爷爷蹲在旁边,膝盖上的蓝布衫被压出几道褶,像水波的纹。他伸出手,在土里按出一个个小坑,每个坑的深度都差不多——指尖探下去,刚好没过第一节指节。“以前帮老伴种花时,她总说‘种子埋太深会闷坏,太浅会被鸟啄,手指尖能碰到土面就刚好’,”他说着,指腹轻轻蹭了蹭土,眼里的光像落了星子,“这话我记了几十年,没想到现在还能用上。”他的手背上布满老年斑,指关节有点变形,可按坑的动作却格外稳,仿佛在进行什么神圣的仪式。

两人一个挖坑,一个放种子,妮妮小姐在旁边递水壶。她的指甲修剪得圆圆的,沾着点水彩的蓝,那是早上画天空时蹭到的,递水壶时,壶柄上的绳结轻轻晃,像只小蝴蝶。阳光落在三人的手上:小满的手沾着土,是新鲜的褐;老爷爷的手带着斑,是岁月的黄;妮妮的手染着蓝,是颜料的亮。光把这些颜色都融在一起,暖得像一层薄纱,裹着陶盆里的泥土,裹着即将入土的种子,裹着空气里飘着的槐花香。

老爷爷放种子的时候,动作格外轻。捏起一粒,放在掌心掂了掂,仿佛在跟它说悄悄话,然后才轻轻放进坑里,好像怕碰疼了种子似的。放完一粒,就用指尖拢过旁边的土,慢慢盖回去,土面被压得平平的,像给种子盖了床软被。他嘴里还小声念叨:“好好长啊,等秋天开花,让孩子们看看,也让你李奶奶看看——她总说我笨,连花都养不活,这次定要让她瞧瞧。”声音里带着点不服气,又藏着点温柔的盼,尾音轻轻颤,像被风拂过的琴弦。

种完最后一盆,老爷爷直起身,捶了捶腰,“咔嗒”一声轻响,像老树枝在伸展。他却笑得眼睛都眯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朵菊,是被阳光晒透的那种暖。他看着窗台上排得整整齐齐的陶盆,像看着一群待长的小娃娃:“等它们发了芽,我就来浇水,用老伴留下的那只铜洒水壶,她说铜壶里的水,带着点甜;长了叶,我就来松松土,用她那把小铁铲,木柄上的包浆,都是她磨出来的;开花了,我就把画架搬到窗台边,照着真花画,定比上次画的像。”他说着,伸手碰了碰盆沿,粗陶的凉混着阳光的暖,从指尖一直传到心里,像是触到了老伴的温度。

“以前陪老伴种花,现在陪你们种,倒也不孤单。”这句话说得轻,像风拂过花瓣,却在空气里荡开圈涟漪。小满和妮妮都没说话,可心里都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那是种说不出的暖,像冬日里晒过太阳的棉被,裹着岁月的香。

那天下午,老爷爷没画画。他就坐在窗台边的藤椅上,藤椅的缝隙里还卡着片去年的枯叶,他也没摘。他就那么坐着,看着那些陶盆发呆,偶尔伸手碰一碰盆沿,指尖在土面上轻轻划,好像能提前摸到发芽的小雏菊——芽尖该是鹅黄的,带着点卷,像刚出生的小鸟啄开蛋壳,怯生生地望着世界。阳光从他花白的头发间漏下来,在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的嘴角一直微微扬着,像在跟谁说话,又像在听谁絮叨。

槐花香从窗口漫进来,缠着他的蓝布衫,像老伴以前给他缝衣服时,悄悄绕在针脚里的牵挂。他忽然想起年轻时,老伴总在花池边种满小雏菊,说“这花皮实,像咱过日子,不用太娇惯,也能热热闹闹地开”。那时他总笑她“种这些当饭吃”,却会在她浇水时,悄悄递上块擦汗的毛巾;会在她蹲久了站不起时,伸手扶一把,嘴上抱怨“逞能”,眼里却全是软;会在秋天花谢时,跟着她一起捡种子,听她叨叨“留着明年种,年年都有花看”。原来那些被忽略的瞬间,都像种子,埋在岁月里,等老了,才慢慢发了芽,长出满心里的暖。

临走时,他特意叮嘱小满,声音里带着点郑重:“要是下雨,记得把花盆挪进来,别让雨水冲坏了种子。它们还小,经不住折腾。”小满笑着答应:“您放心,我每天都来看,早中晚各一次,等发芽了第一时间给您打电话,让您听听嫩芽冒出来的声音。”

老爷爷走后,小满趴在窗台上,盯着陶盆里的泥土。土面平平的,像块没被打扰的月光,她小声对妮妮小姐说:“你看,爷爷把对奶奶的思念,种成了花,以后咱们工作室的窗台,就有爷爷和奶奶的小雏菊了。风一吹,它们肯定会说好多好多话。”

妮妮小姐点点头,拿起一片老爷爷带来的槐树叶。树叶的脉络清晰得像首没写完的诗,她把它夹进了画本里——树叶上还留着槐花香,像把刚才的温暖,也夹进了时光里,等秋天小雏菊开花时,再翻出来闻,定能闻到两种香缠在一起,甜得像个没说完的梦。

窗外的槐树还在落花,一片,又一片,像谁在天上撒着星星,把工作室的窗台,把即将发芽的种子,都盖在了温柔里。暮色漫进来时,陶盆里的土面悄悄洇出点湿——那是小满刚浇的水,正顺着泥土的缝隙往下钻,像在跟种子说:“睡吧,等天亮了,就使劲长呀。”

(下):芽尖上的光阴

过了几日,夏雨忽然来了。不是暴烈的倾盆,是缠缠绵绵的毛毛细雨,像筛过的银线,斜斜织着,把工作室的窗玻璃蒙成了片朦胧的雾。小满抱着膝盖坐在窗台边,盯着陶盆里的土面发愣——这几日她每天都来看,土还是平平的,连道裂纹都没有,倒让她心里生出点急,像揣了只蹦跳的小兔子。

“别急呀,”妮妮小姐端着杯热茶走过来,水汽在她眼前凝成小雾,“种子发芽哪有那么快?李奶奶以前说,好花都是熬出来的,得等雨浇透了,太阳晒够了,才肯冒头呢。”她把茶杯递过去,粗陶杯壁的暖混着茶香漫开来,“你看这雨多好,软乎乎的,正好给种子喝饱水。”

小满抿了口茶,目光又落回陶盆。雨丝落在盆沿上,敲出细碎的响,像在给种子唱摇篮曲。土面渐渐洇成深褐色,有几缕水痕顺着盆底的孔往下滴,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窗台上晃动的光影。她忽然想起张爷爷那天的眼神,像藏着片春天的田野,便轻轻叹了口气:“我就是想让它们快点发芽,好让张爷爷高兴。”

雨停的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小满就踩着露水跑来了。推开门的瞬间,她忽然定住脚——窗台上最左边的陶盆里,土面裂开道细细的缝,缝里钻出点鹅黄,像根裹着绒的小针,顶着点褐壳,怯生生地探着头。

“发了!发了!”她声音都在抖,手忙脚乱地摸出手机,指尖按了三次才拨通张爷爷的电话,“张爷爷!您快来!小雏菊发芽了!就像您说的那样,顶着小帽子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接着传来一阵急促的响动,像是在穿衣服,张爷爷的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却难掩激动:“真的?我这就来!这就来!”

没过多久,门被推开时,带着股晨露的凉。张爷爷拎着他的旧布包,蓝布衫的领口还没系好,花白的头发有点乱,手里却紧紧攥着个东西——是那只铜洒水壶,壶身上刻着朵小雏菊,壶嘴擦得锃亮,显然是特意找出来的。

“在哪呢?”他快步走到窗台边,目光像探照灯似的扫过陶盆,等看见那点鹅黄时,忽然就屏住了呼吸,脚步也放轻了,像怕吓着它。他蹲下身,鼻尖几乎要碰到土面,枯瘦的手指悬在半空,半天没敢落下,最后只是轻轻拂过土面的潮气,声音轻得像耳语:“出来了……真出来了……”

芽尖上的褐壳还没掉,像戴着顶小帽子,嫩黄的茎秆裹着层细绒,沾着点晨露,在阳光下闪闪的。张爷爷盯着它看了半晌,忽然抬手抹了把脸,笑着说:“你李奶奶总说我笨,种啥啥不活,你看,这不就出来了?”

小满看着他眼角的湿痕,忽然明白,这哪里是种子在发芽,分明是藏在岁月里的思念,终于挣开了土,冒出了头。

从那天起,张爷爷来得更勤了。每天早上拎着铜洒水壶来,先用手指试试土的干湿,再慢慢浇上水,水流从壶嘴出来时是细弱的线,刚好绕着芽根打个转,不冲不淹,像在给孩子喂饭。浇完水,他就坐在藤椅上,看着那点鹅黄发呆,有时会掏出皱巴巴的手帕,里面裹着片压平的槐树叶——是上次带来的,已经干成了褐色,却还留着点香。

过了几日,第二株芽也冒出来了,接着是第三株、第四株……小小的陶盆里,渐渐热闹起来,鹅黄的芽尖挤挤挨挨,像群刚睡醒的娃娃。张爷爷开始用李奶奶那把小铁铲松松土,木柄上的包浆被他的手磨得更亮,他说:“你李奶奶的手巧,这铲子在她手里,土都能松得带着劲儿,我得多学学。”

妮妮小姐把芽尖画在了画本上,笔尖轻轻勾出那层细绒,再点上点晨露,张爷爷凑过来看,指着画说:“再加点风吧,你看它被风吹得轻轻晃,像在跟咱们打招呼呢。”

入秋的前一天,第一株小雏菊终于打了花苞。小小的绿苞像颗纽扣,藏在叶片间,却透着股要开花的劲儿。张爷爷特意带来了画架,就支在窗台边,对着花苞画起来。他的手还是有点抖,可笔尖落在纸上时,却格外稳,先勾出花苞的圆,再描出叶片的锯齿,最后在背景里添了棵老槐树——槐花飘得像雪,落在画纸上,也落在他的蓝布衫上。

画到一半,他忽然停了笔,望着花苞笑:“等开了花,我就把画给你李奶奶看看,告诉她,我不光会画,还会种了。”

风从窗口钻进来,带着槐花香和泥土的腥甜,拂过画纸上的线条,也拂过陶盆里的花苞。小满忽然觉得,那些藏在旧时光里的故事,就像这些小雏菊,只要用心浇灌,总会在某个清晨,带着露水压弯枝头,把岁月里的暖,都开成看得见的模样。

而窗台上的陶盆里,那枚小小的花苞,正攒着劲儿,准备在某个被阳光叫醒的早晨,轻轻展开第一片花瓣——像在说,你看,思念从来不会老,它只会在时光里,长出新的春天。

(续):花瓣上的光阴信笺

秋分那天,第一朵小雏菊真的开了。

是被清晨的露水催开的。小满推开门时,正撞见那抹白从绿苞里挣出来,花瓣薄得像层蝉翼,边缘带着点卷,花心是暖黄的,像盛着颗小小的太阳。晨露凝在花瓣上,被阳光照得透亮,滚来滚去,却总舍不得掉下来,仿佛也在贪恋这份绽放的甜。

“开了!张爷爷!第一朵开了!”小满的喊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也惊动了隔壁正在侍弄花草的王婶。张爷爷几乎是小跑着进来的,蓝布衫的下摆被风掀起,手里还攥着那支磨得发亮的小铁铲——他刚在自家院子里松完土,听见喊声就直奔过来,鞋上还沾着点泥。

他站在窗台前,看着那朵小雏菊,忽然就笑了,笑声里带着点哽咽。“你看……你看它开得多好……”他伸出手,指尖轻轻碰了碰花瓣,像碰着块易碎的琉璃,“跟你李奶奶种的一个样,白得透亮,黄心也正,连被风吹的劲儿都一样,轻轻晃,不招摇。”

那天,张爷爷没浇水,也没松土。他就坐在藤椅上,看着那朵小雏菊,从晨光熹微看到日头偏西。阳光在花瓣上慢慢移动,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像给花镶了道金边。他掏出那个裹着槐树叶的手帕,摊开在膝头,树叶已经干硬,却还能看出当初的脉络,“你李奶奶总说,雏菊是最实在的花,不挑土,不挑水,给点阳光就使劲开,像咱庄稼人,日子再难,也得活出个热热闹闹的样。”

小满蹲在旁边,看着他用粗糙的手指抚摸那片枯叶,忽然发现,张爷爷的手掌和李奶奶留下的小铁铲木柄很像——都带着被岁月磨出的温厚,都藏着对日子的认真。

接下来的日子,更多的小雏菊次第开放了。白的、黄的、粉的,挤在陶盆里,风一吹就一起摇晃,像群拍手的小姑娘。张爷爷开始在画架上对着真花画,笔尖不再抖了,花瓣的弧度勾得刚刚好,花心的金黄也调得正,连沾在花瓣上的露珠,都用留白的笔触点得活灵活现。

“以前总画不像,”他指着画纸上的花,对妮妮小姐说,“原来不是手笨,是没摸着它的性子。你看这花瓣,看着软,其实有股韧劲,被雨打了也不垂头,这得用硬点的线条勾;花心的黄,得掺点橙,才显得暖,像晒透的阳光。”

妮妮小姐看着画纸上的小雏菊,又看看窗台上的真花,忽然明白,有些思念不是挂在嘴边的,是藏在笔触里,藏在浇水的动作里,藏在对每片花瓣的打量里——就像这些花,不声不响,却把整个秋天的暖,都开了出来。

深秋的一个午后,张爷爷带来了个小小的木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包得整整齐齐的花种,用牛皮纸包着,上面写着“庚子年秋”,字迹娟秀,是李奶奶的手笔。“这是她走前一年收的种子,说留着给我解闷,”他把种子分给小满和妮妮,“你们也种种看,等明年春天,让工作室的每个窗台都开满小雏菊,热热闹闹的,多好。”

风从窗口吹进来,带着菊花的香,也带着点槐树叶的清苦。窗台上的小雏菊还在开,花瓣上的阳光像块融化的金,把张爷爷的影子拉得很长,和画纸上的花影叠在一起,分不清哪是画里,哪是现实。

小满忽然想起张爷爷说过的话:“花谢了有种子,种子落了有春天,日子就是这样,一辈辈往下传,才有盼头。”她把分到的花种小心地收进玻璃瓶里,瓶身上贴了张纸条,写着“辛丑年秋,张爷爷的雏菊”。

或许到了明年春天,这些种子会在新的陶盆里发芽,长出鹅黄的芽尖,开出白的、黄的、粉的花。那时,张爷爷还会拎着铜洒水壶来,蹲在窗台边,对着新的花笑,像对着旧时光里的人说:“你看,咱们的花,又开了。”

而那些藏在花瓣里的思念,会随着风,随着雨,随着阳光,悄悄钻进泥土里,长成新的故事,一年又一年,在时光里,永远带着香。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全职法师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临渊行 大奉打更人 御女天下 轮回乐园 渔港春夜 我真没想重生啊 星际破烂女王 权财 冠上珠华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都市极乐后后宫 艳海风波 诡秘之主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春满香夏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山村情事 影视世界之岁月流金 
经典收藏御女天下 春满香夏 渔港春夜 绝色神雕 魔艳武林后宫传 后宫春春色 都市极乐后后宫 仙剑御香录 艳福不浅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笑傲江湖之美人的天下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少年大宝 都市花缘梦 好色小姨 艳海风波 美人沟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穿书年代:开局和系统谈条件! 新手法医 
最近更新权巅,深渊代言人 当兵:从军校毕业下基层开始! 校花知我腿控,开学第一天穿黑丝 诡极序列 混在五哈的大作家 我在农村挖到了女娲石 年代重生我超猛,媳妇日日羞红脸 幽灵航班?抱歉,这飞机我开过! 港片!逆天操作! 荒野直播:我的秘境通现代 开局买复活戒,亿万兽宠无限进化 李云龙:老子没打过这样富裕仗 万界直播:你带国家军队穿越?! 尘世之中:觉醒都市超神系统 便利店赘婿 白龙潭 抗战:旅长快来拉装备 四合院:灵泉水泡茶,娄小娥抢婚 我的细胞能修炼 剑啸沧溟:陆远传 
静静的妮妮 静静的妮妮 - 静静的妮妮txt下载 - 静静的妮妮最新章节 - 静静的妮妮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