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青云宗,清玄道人正带着孟风来到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前。山峰上云雾缭绕,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比光武帝国的皇室祖地还要浓郁数倍。
“风儿,这里就是你未来十年修炼的地方 —— 青云宗的‘凌霄峰’。” 清玄道人指着山峰说道,“凌霄峰上有我青云宗的藏经阁和修炼密室,里面有无数的修仙功法和修炼资源。从今日起,你便在此修炼,不得擅自离开。十年后,若你能突破到元婴期,便有资格回到光武帝国,参与储君之争;若不能,便只能留在青云宗,继续修炼,永世不得踏入光武帝国一步。”
孟风看着眼前的凌霄峰,眼中满是激动和坚定:“师父放心,弟子定当刻苦修炼,十年后,定能突破到元婴期,回到光武帝国,争夺储君之位!”
清玄道人点点头,转身离去:“好,那便看你的表现了。凌霄峰上的规矩,会有弟子向你交代,你好自为之。”
孟风望着清玄道人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高耸入云的凌霄峰,深吸一口气,迈步朝着山峰顶端走去。他知道,自己的修仙之路,从今日起,正式开始了。而十年后的光武帝国储君之争,也将因为他的到来,掀起一场新的风暴。
皇宫内,孟仙尘依旧在清风殿中刻苦修炼。他知道,自己与孟风之间的较量,从清玄道人带走孟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十年时间,看似漫长,却也转瞬即逝。他必须争分夺秒,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未来的较量中,占据主动,赢得最终的胜利。
夜色渐深,清风殿内的灯火依旧明亮。孟仙尘手中的高数书散发出淡淡的光芒,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他的修仙之路,因为这本来自现代的高数书,变得与众不同。而光武帝国的未来,也因为他和孟风的十年之约,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清玄道人带走孟风已有三日,洛邑皇宫的氛围却并未因这场风波的平息而放松。孟仙尘站在清风殿的窗前,手中摩挲着那本蓝色封面的高数书,目光落在远处云雾缭绕的皇宫城墙,眉头始终紧锁。
这三日来,他总被一种莫名的不安笼罩。清玄道人作为隐世仙宗的化神期大能,为何会突然降临光武帝国,偏偏选中身陷囹圄的孟风收为弟子?要知道,隐世仙宗向来不问凡尘俗世,即便光武帝国皇室想请一位隐世修士指点皇子修炼,都需付出巨大代价,更别提化神期大能主动收徒。这不合常理的举动,像一根刺扎在孟仙尘心头,让他无法释怀。
“殿下,该喝药了。” 灵儿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走进来,见孟仙尘神色凝重,轻声说道,“您这几日都没睡好,再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
孟仙尘接过汤药,却没有立刻喝,只是放在一旁的桌案上。他转头看向灵儿,问道:“灵儿,你还记得李嵩府上的人吗?尤其是他身边那位名叫文刀居士的幕僚,你可有印象?”
灵儿愣了一下,仔细回想片刻,摇了摇头:“回殿下,奴婢只听说过文刀居士的名字,据说他是李嵩最得力的幕僚,足智多谋,帮李嵩谋划了不少事情。但奴婢从未见过他,就连这次李嵩发动政变,也没听说文刀居士参与其中。”
听到 “没参与其中” 这几个字,孟仙尘心中的疑虑更甚。他闭上眼睛,努力回想原主封存的记忆。前世,李嵩发动政变时,文刀居士可是核心策划者,凭借其精妙的计谋,差点就成功颠覆了光武帝国的统治。可这一世,文刀居士却离奇失踪,既没有出现在政变现场,也没有被牵连入狱,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不对,这绝对不对。” 孟仙尘睁开眼睛,语气坚定,“文刀居士是李嵩的左膀右臂,李嵩做任何大事都离不开他。这次政变如此重要,他不可能不参与。唯一的可能就是,他提前察觉到了危险,或者有其他目的,故意隐藏起来了。”
灵儿心中一惊:“殿下,您是说,文刀居士还在暗中谋划着什么?”
“很有可能。” 孟仙尘点了点头,“而且,清玄道人突然收孟风为徒,说不定也和文刀居士有关。隐世仙宗不会平白无故插手凡尘之事,背后一定有推手。而文刀居士,或许就是那个关键人物。”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孟仙尘决定从李嵩入手。他立刻前往天牢,提审李嵩。天牢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李嵩被关在最深处的牢房里,身上的官服早已破旧不堪,头发凌乱,脸上布满了憔悴,与之前那个意气风发的礼部尚书判若两人。
看到孟仙尘,李嵩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和愤恨,随即又变得麻木:“七皇子殿下,你来这里做什么?是来看我笑话的吗?”
“本殿不是来看你笑话的,而是有事情要问你。” 孟仙尘走到牢房外,目光锐利地盯着李嵩,“文刀居士在哪里?他为什么没有参与这次政变?”
听到 “文刀居士” 四个字,李嵩的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平静:“文刀居士?我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自从我决定发动政变后,他就离开了,说是不愿参与这种谋逆之事。这个叛徒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孟仙尘冷哼一声:“你以为本殿会相信你的话?文刀居士是你最得力的幕僚,对你忠心耿耿,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离开你?说!你把他藏到哪里去了?”
李嵩轻蔑一笑,不再给予回应。无论孟仙尘如何审问,他都守口如瓶,要么沉默不语,要么顾左右而言他。孟仙尘知道,李嵩是不会轻易吐露实情的,想要从他口中问出文刀居士的下落,恐怕没那么容易。
无奈之下,孟仙尘只能暂时放弃审问李嵩,回到清风殿。